一、定义及分类
汽车租赁是指在约定时间内,租赁经营人将租赁汽车(包括载货汽车和载客汽车)交付承租人使用,不提供驾驶劳务的经营方式。汽车租赁的实质是在将汽车的产权与使用权分开的基础上,通过出租汽车的使用权而获取收益的一种经营行为,其出租标的除了实物汽车以外,还包含保证该车辆正常、合法上路行驶的所有手续与相关价值。汽车租赁按交付及验收时间长短划分为长期租赁和短期租赁。
二、发展历程
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共经历了萌芽期、启动期、震荡期和高速发展期阶段。1989年至2001年的萌芽期。1998年,汽车租赁公司在北京诞生;企业为北京市出租汽车租赁分公司其主要目的是为亚运会提供服务,从此汽车租赁行业进入萌芽期。
2002年至2012年的启动期。民营外资企业进入市场,共同培育租车市场,探索租车市场机遇,不断进行市场整合,扩大业务版图。
2012年至2020年的震荡期。出行方式的改变,带动消费租赁逐步崛起,行业趋于整合。消费崛起,消费租赁成为租车行业重要的增长引擎,头部企业凭借运营能力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。在这一阶段,结构车租赁的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,以个人为主的短租市场开始起步并逐步放大,企业运营规模也同步扩大同时汽车价格不断上涨,使得汽车租赁公司的利润被不断蚕食,行业利润率在逐年下降,不少企业在这一阶段受到打击甚至退出了市场。
202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。科技创新、行业转型,自动驾驶、新能源、移动互联等新科技引入汽车租赁行业带来新的机遇。汽车租赁行业调整升级,大型传统租赁企业积极转型;分时租赁、融资租赁兴起,并拓展租赁业务;新科技、新消费、新平台推动行业不断转型焕新;租车企业积极探索移动互联、自动驾驶、新能源等前沿技术对行业的影响,主动布局,积极进行技术变革。
三、行业壁垒
1、政策与法规壁垒
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受到政策与法规的严格监管。政府对于汽车租赁行业的准入条件、经营许可、车辆管理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。例如,租赁车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,企业需持有相应的营业执照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。这些政策与法规限制了新进入者的速度,提高了行业门槛。同时,对于现有企业而言,也需要不断适应政策变化,确保合规经营。此外,政府对于汽车租赁行业的税收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。例如,对租赁车辆的购置税、车船税等税收政策的变化,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产生影响。因此,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时,需要充分考虑政策与法规因素,确保合规经营。
2、资金壁垒
汽车租赁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首先,汽车租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车辆购置。尤其是高端、豪华车型和新能源汽车,价格较高,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。其次,汽车租赁企业需要承担车辆维护和保养的费用,以及其他相关成本,例如员工薪酬、运营租赁平台费用等,这些成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。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租赁方面,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,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。因此,资金壁垒是汽车租赁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。
|